地区导航
北京 | 上海 | 重庆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黑龙江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海外 | 内蒙古
    单位导航
当前位置: 电网人力资源招聘平台 > 公共与行业知识 > 一般能力测试 > 国家电网招聘一般能力-判断推理-翻译推理
国家电网招聘一般能力-判断推理-翻译推理
时间:2018-05-24 17:57   来源:电网 招聘单位: 工作地点:
国家电网招聘一般能力-判断推理-翻译推理
问题概述:翻译推理是在对含条件关联词的句子翻译成推导关系的基础上,再推导出结论的题型。翻译推理题目需要用到多个逻辑理论,是理解逻辑和做对逻辑题目的基石。翻译推理在试卷中考查2—7题。
题型综述
WHY:题干中出现条件关联词,比如:如果、只有、只要,是判断型的依据。
HOW:第一步读题目,将普通语句翻译成逻辑语言,即将含条件关联词的句子翻译成推导关系,这一步需要利用逻辑知识中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第二步做推理,根据已知信息推出其他结论,这一步需要利用的逻辑知识包括逆否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和摩根规则等。
逻辑知识点1:充分条件及翻译规则
WHAT: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HOW:充分条件的概念非常理论化,简单理解即可。应试时,建议根据概念把握两点。一是什么句子属于充分条件,二是充分条件应该翻译成什么推导关系。一、充分条件包括四类语句。一是“如果……就……”,二是“只要……就……”,三是绝对化表达,例如“……一定……”,“……离不开……”,“……必然……”,“……不可能……”,四是对象是全部的句子,例如“所有……都是……”,“凡是……就是……”,“每一个……是……”。
二、充分条件的翻译规则。“前后”,即“前半句后半句”,也可理解为“条件结论”
【例1】翻译以下句子:要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解析:例1是绝对化表达,属充分条件,翻译为“前后”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点评:翻译时,可简写为“机制管理”,“机制”相当于一个代表前半句的符号。翻译是一个机械化的工作,并不需要理解句子的含义。比如例1中,并不需要理解什么是监督制约机制,也不需要理解政府管理,更不需要判断实际工作中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只需要按照翻译规则直译即可。
【例2】翻译以下句子:所有爱吃奶油蛋糕的人都嫌自己长得胖。
解析:例2是对象是全部的句子,属充分条件,翻译为“前后”,即“爱吃
嫌胖”
【例3】翻译以下句子:如果不能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口味再好,也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解析:例3含“如果”,属充分条件,翻译为“前后”,即“−改良−符合营养需求”。例3须注意两点。第一,句子中出现“不能”,表示否定,也表示负命题,翻译时用符号“−”表示,读“非”,口语中也可读作“否、不、没”等。比如“不能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可以翻译为“−改良”。第二,语句中“口味再好”属于无用词句,在句子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很多句子都会有干扰性的无用词句,要注意筛选。
逻辑知识点2:必要条件及翻译规则
WHAT: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简称必要条件。
HOW:应试时,建议只需要根据概念把握两点即可。一是什么句子属于必要条件,二是必要条件应该翻译成什么推导关系。
一、必要条件包括三类语句。一是“只有……才……”,二是“除非……才(否则不)……”,三是前提类表达,例如,“……是……的基础;……是……的前提”
二、必要条件的翻译规。“后前”,即“后半句前半句”,也可理解为“结论条件”。
【例1】翻译以下句子:只有C、D两乡镇都开展该活动,A或B两乡镇才开展该活动。
解析:例1含“只有”,属必要条件,翻译为“后前”,即“A或BC且D”。
【例2】翻译以下句子:社区管理的法规建设是社区基层民主自治的重要前提。
解析:例2是前提类表达,属必要条件,翻译为“后前”,即“民主自治法规建设”。
【例3】翻译以下句子:社区基层民主自治的重要前提是社区管理的法规建设。
解析:例3表面是前提类表达,属必要条件。但须注意,本题中的句式并不是规范表达。前提类句式为“……是……的前提”,但是本题句式为“……的前提是……”。因此,本题的表达应先转化为“社区管理的法规建设是社区基层民主自治的重要前提”,再根据“后前”翻译为“民主自治法规建设”。
【例4】翻译以下句子:建设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本句没有翻译,属干扰语句。本题的关键词是组成部分,必须注意组成部分不等价于前提,前提意味着必须存在,但是重要组成部分并不代表一定存在。翻译推理的题目存在大量不能翻译的干扰语句,做题时需要准确识别。
逻辑知识点3:逆否命题及推理规则
WHAT:如果两个命题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互称为逆否命题。例如原命题为:若a,则b,则逆否命题为:若非b,则非a。逆否命题的重要性质为,原命题和逆否命题为等价命题,即如果原命题成立,逆否命题成立。做题过程中,往往将这一性质简称为“逆否规则”。
HOW:应试时,建议只需要根据概念把握如何使用逆否规则即可,具体包括四方面。
一、什么时候使用逆否规则?当通过题干翻译出推导关系(A→B)后,则可用逆否规则。请注意,这说明逆否规则一定是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翻译后使用。
二、逆否规则的核心是:否后否前,即否定推导关系的后件否定推导关系的前件(如,−B−A)。
三、逆否规则的推论是:否前(即否定推导关系的前件,如−A),肯后(即步定推导关系的后件,如B),这两种情况无推出任何绝对化结论,但可以推出可能性结论。
课堂实录
举个例子来更好地理解逆否规则。例如,如果一个人是栋栋的女朋友,那么此人一定是女性。这句话可翻译为“女朋友女性”。逆否规则的核心内容“否后否前”可理解为,“−女性−女朋友”成立。“否前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但可以推出可能性结论”可理解为,如果一个人不是栋栋的女朋友时,那么此人的性别无法判断,可能“女”也可能−女”。“肯后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但可以推出可能性结论”可理解为,如果一个人是女性,那么此人是否是栋栋的女朋友无法判断,可能“女朋友”,也可能“−女朋友”。
【例1】翻译并理解以下句子的逆否规则: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
解析:翻译:−长城−好汉。逆否规则核心:好汉长城,即如果是好汉,一定到长城。逆否规则推论:一个人如果到了长城(否前),不能推出绝对化结论,只能推出他可能是好汉,也可能不是好汉;一个人如果不是好汉(肯后),不能推出绝对化结论,只能推出他可能到长城,也可能没到长城。
【例2】翻译并对比理解以下句子的逆否规则核心内容:如果他好,我也好。只有他好,我才好。
解析:“如果他好,我也好”可翻译为“他好我好”,针对这一推导关系使用逆否规则为“−我好−他好”。“只有他好,我才好”可翻译为“我好他好”,针对这一推导关系使用逆否规则为“−他好−我好”。
【例3】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
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
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
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
答案:C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条件。
第一句属充分条件:①经济稳定增长大多数商品、服务价格上涨,第二句属充分条件:②价格涨幅较小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选项的正误。利用逆否规则。
A项: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经济稳定增长,“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属①式的肯后,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A错误;
B项:价格涨幅过大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价格涨幅过大”属②式的否前,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B错误;
C项: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经济没有稳定增长,是题干①式的逆否命题,C正确;
D项: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大多数商品价格下降,“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属①式的否前,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多数翻译推理的题型都表现为例3的形式,即题干和选项均需要翻译成推导关系,再利用推理规则逐一判断选项的正误。
【例4】食品安全的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
由此可以推出:
A.要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B.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食品安全
C.有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就能实现食品安全
D.一个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政府,即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政府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①食品安全政府的有效管理;②政府有效管理政府部门相互协调配合;③−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政府部门相互协调配合。③的逆否命题为:政府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则①②④可通过传递推理连接,即食品安全政府有效管理政府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选项的正误。利用逆否规则。
A项:健全机制政府的有效管理,属肯后,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A错误;
B项:−健全机制−食品安全,B项是题干推导关系的逆否命题,B正确;
C项:政府协调配合食品安全,属肯后,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C错误;
D项:−政府有效管理−健全机制,属否前,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本题用到了一个简单的逻辑知识“传递推理”,如果p,那么q,如果q,那么r,所以得出如果p,那么r。做题时,当通过题干翻译出两个以上推导关系的时候,判断这些推导关系中是不是存在共同的对象q,便可以实现p和r的推导。如果存在,通常在翻译完题目后,直接将推导关系传递成一长串推导关系。
【例5】主教授是某大学人气极眩的教授,他非常喜欢微博,自然对喜欢开微博的人也很欣赏。他的一位学生粉丝认为,不开微博没有资格来听王教授的课,于是自作主张,就在王教授上课的教室门口竖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开微博者不得入内”。牌子竖起后,就来了一位想听课的学生小芳,据查她确实是个“微博控”
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理解和执行,那么正确的选项是:
A.小芳可能不会被允许听课
B.王教授一定不会允许小芳听课
C.王教授的那位粉丝学生不可能会允许小芳听课
D.小芳一定会被允许听课
答案:A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条件。
牌子上的话可以翻译为,−微博−入内。小芳是“微博控”可翻译为,小芳开微博,这是个事实信息。
第二步:由事实信息推理得出结论。
小芳开微博,属“否前”;由逆否规则推论可知,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但可推出可能性结论,即可能入内,也可能不入内。故正确答案为A。
点评:一些翻译推理的题型也表现为例5的形式,即题干中包含事实信息。事实信息可理解为已经发生的确定成立的真实信息,例5中,小芳开微博就是成立的真实信息,而“−微博−入内”叫推导关系,相当于是一个由条件和结论组成的规则。含事实信息的题型,通常以事实信息为解题突破口开始推导,推出的结论即为答案。
【例6】有人说,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将重要事务放在主要位置,重要事务是必要条件,关系着一件事情成功与否,重要的事务没做好,一定不成功。但是,细节也是很重要的,细节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同样也与一件事情成功与否相关。一个成功的人是能够协调好重要事务与细节的关系的。
由此可推出:
A.成功并不代表着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了
B.如果不成功则说明重要事务没有做好
C.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既要做好重要事务,又要处理好细节
D.虽然处理好了细节,但没做好重要事务,也不一定成功
答案:A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第一句:相当于说重要事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可翻译①“成功重要事务”,第二句:细节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可翻译为②“细节成功”。①②可根据传递推理得到,细节成功重要事务。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选项的正误。利用逆否规则。
A项:成功不一定能推出细节,“成功”属肯后,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但可推出可能性结论,A正确;
B项:−成功−重要事务,“−成功”属否前件,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B错误;
C项:成功重要事务∧细节,虽然成功能推出重要事务,但成功不能推出细节,C项错误;
D项:细节−成功,因为细节成功,所以D项的结论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逻辑知识点4:联言命题及推理规则
WHAT:联言命题是反映事物的若干种情况或者性质同时存在的命题。在逻辑结构上,联言命题由逻辑联结词“并且”连接支命题而成,其支命题称为联言支。联言命题的逻辑形式可以写成“……并且……”,“……且……”,“……∧……”。
在联言命题与联言支之间存在着这椚种推理规则:如果联言支都是真的,那么,由它们所组成的联言命题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为假,那么,由它们组成的联言命题就为假。可简称为,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HOW:应试时,建议只需要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理论把握如何使用联言命题即可,具体包括三方面。
一、联言命题的语句。只要两个命题表示同时存在,即可认为联言命题。比如含“同时”、“既……又……”等表达。注意由转折、递进等很多关联词连接的两个命题都是联言命题。比如“虽然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从逻辑的角度看,我既丑,又温柔,所以丑与温柔是联言关系。
二、联言命题的假命题(矛盾命题)的含义。当联言命题不成立时,可认为该命题为假,也表示其矛盾命题为真。比如A∧B为假,则意味着−(A∧B)为真,表示A和B不都成立。
三、推理规则。一假即假。比如,−A−(A∧B),可以简单理解为当A不成立时,A和B不都成立。
课堂实录
常被问,联言命题的假命题为什么不是“都不成立”?举一例说明。一个联言命题:懒羊羊和暖羊羊都懒。若发现暖羊羊不懒,此时就意味着联言命题不成立。若发现暖羊羊和懒羊羊都不懒,也意味着联言命题不成立。因此−(A∧B)表示A、B不都成立,A、B都不成立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
【例1】 “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产业结构调整与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要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加大财政投入,并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只要加大财政投人就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B.不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就无法有效解决民生问题
C.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D.加大财政投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①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
②解决民生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
A项:加大财政收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加大财政收入”是对②肯后,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A错误;
B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解决民生问题,根据联言命题推理规则可得,−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大财政投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再根据逆否规则,−解决民生问题,B正确;
C项:题干没有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两者间的关系,C错误;
D项: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财政收入,题干也没有说明这两者的关系,无法推出,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逻辑知识点5:选言命题及推理规则
WHAT:选言命题是反映事物的若干种情况或者性质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命题。根据选言支之间是否具有并存关系,选言命题可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HOW:应试时,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均须掌握,可从以下四方面对比把握(见下表)。
REMARK:选言命题推理规则不需要死记硬背,将选言和考生熟知的选择题联系起来理解即可迅速掌握。不相容选言是只能选其一,那么单项选择题就是不相容选言的具体表现,可能过单选题的特点理解不相容选言。相容选言是至少选其一,那么不定项选择题就是相容选言的具体表现,可通过不定项选择题的特点理解相容选言。
相容选言和不相容选言对比表
类型 相容选言 不相容选言
含义 至少选其一 只能选其一
表达举例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
逻辑符号 /
选言支是A、B时包括的具体情况 A,B,A∧B A,B
推理规则(当选言支是A、B两项) 否定性规则:
-AB,-BA
1.否定性规则:-AB,-BA
2.肯定性规则:A-B,B-A
推理规则(当选言支是A、B、C三项) 否定性规则:
(1)否定一项:-AB∨C
-BA∨C
-CA∨B
(2)否定两项:-A∧-BC
-A∧-CB
-B∧-CA
1.否定性规则:
(1)否定一项:-AB/C
-BA/C,-CA/B
(2)否定两项:-A∧-BC
-A∧-CB,-B∧-CA
2.肯定性规则:
A-B∧-C,B-A∧-C,
C-A∧-B
【例1】某高校外语教研室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
(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
(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
(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
(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
A.小孙不教俄语                                              B.小钱教德语
C.小周教英语                                                 D.小赵不教法语
答案:C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
(1)小钱教德语−小孙教俄语;(2)小李教德语V小钱教德语;(3)−小孙教俄语−小赵教法语;(4)小赵教法语V小周不教英语。结论是小李教德语
第二步:通过结论倒推需要的条件
要想得到小李教德语,根据(2)和选言命题规则可知,小钱不能教德语;要想小钱不能教德语,根据(1)逆否规则推导可知,小孙要教俄语;根据(3)如果小孙要教俄语,那么小赵要教法语。要想得出小赵教法语的结论,根据(4)和选言命题规则,小周一定要教英语,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翻译时须包括人名和语言,不能仅包括人名,如“小钱教德语”不能写成“小钱”,否则无法准确代表句子含义。
【例2】某国家足球队教练在集训过程中发现球员U、V、W、X、Y、
Z的最佳配合特点是:
(1)V和X不能同时都在场上,也不能都不在场上。
(2)只有U不在场上,V才不在场上。
(3)如果W在场上,则X也要在场上。
(4)如果Y和Z在场上,则W也必须在场上。
那么,如果在U和Z都在场上的情况下,为了保持球员间的最佳配合,则可以推出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X在场上且Y不在场上
B.V在场上且Y不在场上
C.V和W都在场上
D.V和Y都不在场上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V/X;②−V−U;③WX;④Y∧ZW。
由题干可知,U和Z均在场上。这是事实信息
第二步:从事实信息开始推理,得到结论
由②的逆否命题可知,UV,由①可知V−X,由③的逆否命题可知,−X−W,由④的逆否命题可知,−W−(Y∧Z),即Y和Z不能都在场上。再根据Z在场上,可知Y不在场上。故正确答案为B。
逻辑知识点6:摩根定律
WHY:在推导过程中,经常需要拆添括号,此时需要用到摩根定律。
HOW:摩根定律的用途即为拆添括号,在负号拿进拿出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的变号。例如:
−(p∧q)=−p∨−q,−(p∨q)=−p∧−q
【例11】对于春秋时期的某国,如果仓廪实或衣食足,则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如果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则或者国富,或者民强。如果民强,则百业兴。事实上该国并非国富,而且并非百业兴。由此可推出:
A.该国仓廪实但并非衣食足
B.该国并非仓廪实但衣食足
C.该国仓廪实且衣食足
D.该国并非仓廪实且并非衣食足
答案:D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仓廪实∨衣食足知礼节∨知荣辱;②知礼节∨知荣辱国富∨民强;③民强百业兴。
由题干还知,−百业兴,−国富。这为事实信息
第二步:从事实信息开始推理,得到结论
由事实信息“−百业”和③可知,−百业兴−民强。则“−民强”与事实信息“−国富”构成且关系。再根据②可知−国富∧−民強=−(国富∨民强)−知礼节∧−知荣辱。再由①的逆否命题可知,−知礼节∧−知荣辱−仓廪实∧−衣食足。因此正确答案为D。
逻辑知识点7:模态命题及推理规则
WHY:在逻辑中,“必然”“可能”,“不可能”等叫做“模态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叫做“模态命题”。
HOW:应试中,熟记两个等值命题即可,不可能=必然不,可能不=不必然
【例1】并非任何战争都必然导致自然灾害,但不可能有不阻碍战争的自然灾害。
以下哪一项与上述断定的含义最为接近?(   )
A.有的战争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但任何自然灾害都可能阻碍战争
B.有的战争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但任何自然灾害都必然阻碍战争
C.任何战争都不可能导致自然灾害,,但有的自然灾害可能阻碍战争
D.任何战争都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但有的自然灾害必然阻碍战争
答案:B
解析:翻译题干并选择答案
第一句:由“并非”可判断“任何战争都导致自然灾害”的矛盾命题,即有的战争不导致自然灾害,再判断模态命题“并非必然=可能不”,因此第一句话等价为“有的战争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
第二句:由“不可能”可判断“有的自然灾害不阻碍战争”的矛盾命题,即所有自然灾害都阻碍战争,再判断模态命题“不可能=一定不”,因此第二句话等价为“所有自然灾害都必然阻碍战争。
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这类题目每句话的翻译多分为两步。第一步判断矛盾命题,若语句中含有“并非”、“不”、不可能”均可认为是某一句的矛盾命题;第二步判断模态命题,根据“不可能=必然不”、“可能不=不必然”即可判断。
逻辑知识点8:两难推理
WHY:核心形式为,若AB,-AB,则B为真。其推论若为A-A,则-A为真,若-AA,则A为真。
HOW:当题干给出的内容均为推导关系,却要得出一个事实信息时,通常,会用到两难推理。
课堂实录
两难推理其实非常好理解,A和-A是一组矛盾命题,因此它代表了无论什么情况都会有B,则B为真。比如如果一个人爱笑,他喜欢懒羊羊,如果一个人不爱笑,他也喜欢懒羊羊。爱笑和不爱笑就包括了所有的情况,这说明,无论是谁都会喜欢做羊羊。
【例1】中央作出新一轮支援新疆的战略部署后,某单位很快组成由党办、人事处、业务处室参加的推荐小组,确定了援疆干部人选。这三部门的推荐意见分别是:
党办:从甲、乙、丙三人中选派出一至两人;
人事处:如果不选派甲,就不选派乙和丙;
业务处:如果不选派乙和丙,才选派甲;
在下列选项中,能够同时满足党办、人事处和业务处室的意见的方案是(   )。
A.选派乙和丙,不选派甲
B.不选派乙和丙,选派甲
C.选派乙,不选派甲和丙
D.选派丙,不选派甲和乙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
党办:甲、乙、丙选派一至两人,人事处:-甲-乙∧-丙,业务处:-乙∧-丙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
将人事处和业务处的推导关系传递起来,-甲-乙∧-丙甲,可见-甲甲,则甲为真,即一定会选派甲,乙和丙无法判断。选项中只有B选派了甲,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可注意到,本题题干所有的翻译均为推导关系,但是选项是事实信息,这种题目多需要利用两难推理。
【例2】某市要建花园或修池塘,有下列4种假设:修了池塘要架桥;架了桥就不能建花园;建花园必须植树;植树必须架桥。
据此不可能推出的是(   )。
A.最后有池塘
B.最后一定有桥
C.最后可能有花园
D.池塘和花园不能同时存在
答案:C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建花园∨修池塘,②修池塘架桥,③架桥-建花园,④建花园植树,⑤植树架桥。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
将④⑤③传递得到:建花园植树架桥-建花园,从而可知“-建花园”为真,即为事实信息。根据①可得-建花园修池塘,根据②得“修池塘架桥”。综上,可以推出,不建花园,修池塘,架桥。通过分析,只有C项不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
翻译推理的常规题型和常用逻辑知识点总结
常规题型及做题步骤
常规题型 突破口 步骤
没有突破口的题干 题干和选项均需要翻译,然后利用推理规则逐一判断选项的正误
有事实信息条件的题干 事实信息 从事实信息开始,用推理规则推出的结论即为答案
有事实信息结论的题干 事实信息 从事实信息开始,利用推理规则倒推出需要的条件,即需要回答要得到这个结论,需要哪个条件。
常用逻辑知识点总结
做题步骤 逻辑知识点
翻译过程 需要用逻辑知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判断选项正误和推导过程 需要用推理规则,包括逆否命题及相关推理规则、联言命题及推理规则、选言命题及推理规则、摩根定律和模态命题及推理规则
除常规题型外,还有两个翻译的特殊题型,以下将逐一讲述。
特殊题型1:推出方式类似
WHY:当提问句是“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方式相同/相似’’时,该题目属于推出方式类似。
HOW:判断题干和选项的逻辑结构类似,地方省考更侧重形式结构的比较,国考侧重内在逻辑结构的比较。
REMARK:虽然题目本考查如何通过条件推出结论的过程,进而判断题干和选项的这一过程类似,但在实际做题时,并不需要这么麻烦,只要逻辑结构类似,推出方式一定类似。
【例1】所有睡莲都是晚上开的,这株莲花是白天开的,所以这株莲花不是睡莲。上述推理的形式结构与以下哪项最为类似?
A.所有职业短跑运动员都穿钉鞋,小李不是职业运动员,所以小李不穿钉鞋
B.所有山羊都长有胡须,这只羊没有长胡须,所以这只羊不是山羊
C.所有法警都在法院工作,小王在法院工作,所以小王是法警
D.所有纳税人都有存款,这位姑娘有存款,所以这位姑娘是纳税人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
题干:条件①所有睡莲是晚上开,条件②这株莲花不是晚上开,结论是这株莲花不是睡莲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逻辑结构
A项:条件①所有职业短跑运动员穿钉鞋,条件②小李不是职业运动员,结论是小李不穿钉鞋。
B项:条件①所有山羊长有胡须,条件②这只羊没有长胡须,结论是这只羊不是山羊。
C项:条件①所有法警在法院工作,条件②小王在法院工作,结论是小王是法警。
D项:条件①所有纳税人有存款,条件②这位姑娘有存款,结论是这位姑娘是纳税人。
经比较与题干结构一样的是B项。故正确答案为B。
【例2】我国的佛教寺庙分布于全国各地,普济寺是我国的佛教寺庙,所以普济寺分布于我国各地。
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
A.父母酗酒的孩子爱冒险,小华爱冒险,所以小华的父母酗酒
B.文明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是文明公民
C.寒门学子上大学机会减少,大学生小飞不是寒门学子,所以小飞上大学的机会不会减少
D.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逻辑结构
题干推理过程为:佛教寺庙全国各地,普济寺佛教寺庙,所以,普济寺全国各地。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逻辑结构
A项:父母酗酒孩子冒险,小华冒险小华的父母酗酒,“小华冒险”是肯后件,与题干结构不同;
B项:文明公民遵纪守法,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文明公民,“有些大学生”不是唯一对象,与题干“普济寺”是唯一寺庙不同,另外“遵纪守法”属肯后件,也与题干结构不同;.
C项:寒门学子上学机会少,小飞寒门学子,所以,小飞-上学机会少,“-寒门学子”属否前件,与题干结构不同;
D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他独生子女,所以,他娇生惯养。反问句“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可体现两层含义,一是他是三代单传,二是他娇生惯养。与题干逻辑结构相似。故正确答案为D。
点评:本题的逻辑错误说明,题干将“我国的佛教寺庙”这一普遍概念的特性“分布于全国各地”,赋予了“普济寺”这一个体概念,导致逻辑错误。同理,D中将“现在的独生子女”这一普遍概念的特性“娇生惯养”,赋予了:“他”这一个体概念。
特殊题型2:三段论之搭桥保证论证成立
WHAT:三段论是这样一类推理:它由三个直言命题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并由三个不同的词项作这些命题的主谓项,而每个词项在两个命题中各出现一次。
WHY:三段论常通过搭桥保证论证成立的方式出题,只要会把握题干特点和答案特点即可,并不需要过多背诵三段论的各种形式。
HOW:判断一道题目是否属于该题型,要看是否题干同时满足三方面特点,一是题干包含一个条件和一个结论,二是题干和结论各包含两个对象,且其中一个相同,一个不同,三是提问句要求补充前提,是逆向思维。答案要同时包括三个特点,一是在条件和结论不同的对象间搭桥,二是搭桥方向由条件的对象指向结论的对角,三是充分的表达。
【例1】有些紫砂壶是有生命的,因此,有些有生命的东西有品质好坏之分。以下各项判断如果为真,则哪项最能加强上述论证?
A.紫砂壶都有品质好坏之分                            B.有些紫砂壶是没有生命的
C.紫砂壶都没有品质好坏之分                         D.有些有生命的东西不是紫砂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信息
条件:紫砂壶与有生命的关系,结论:有生命与品质有好坏之分的关系。
可以发现,该题题干满足了“三段论之搭桥保证论证成立”题型的三个特点,一是一个条件一个结论,二是条件和结论各包含两个对象,且其中“有生命”相同,紫砂壶与品质好坏不同,三是提问句是加强上述论证,即为补充前提。
第二步:根据三段论特点得到以下步骤,直接得出结论
一是,在条件和结论不同的对象间搭桥,即在紫砂壶和品质有好坏之分间搭桥;二是,搭桥的方向由条件的对象指向结论的对象,即由紫砂壶推出品质有好坏之分;三是,该表达必须是充分的表达,即所有紫砂壶都有品质好坏之分。A中说法正是第二步的结论,故正确答案为A。
【例2】如果王教授是北京大学的教师,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则他一定是哲学系的教师。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王教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B.哲学系的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C.北京大学的教师中只有哲学系的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D.很少有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信息
条件:王教授是北京大学写过许多哲学论文的教师,结论:王教授一定是哲学系的教师
第二步:三段论相关考题答案特点
一是要在条件和结论的不同对象间搭桥,即在哲学系的教师和北京大学写过哲学论文的教师之间搭桥,二是关系要从条件指向结论,即由“北京大学写过哲学论文的教推出“哲学系的教师”。三是必须有充分的表达,即如果是北京大学写过哲学论文的教师,则是哲学系的教师。
第三步:分析选项并得出答案
C项翻译后推前,即北京大学写过哲学论文的教师一哲学系的教师,与第二步结论等价,其他均不满足,故正确答案为C。
 
    官方微信公众号与小程序
    最新招聘
    相关资讯
    展开